close









歷史文物是政治的籌碼。

中正紀念堂上「大中至正」4個字,究竟拆不拆,現在是關鍵倒數時刻,教育部最快,今天午夜12點,就可以拆除


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表示,只是改名、沒有要拆牌樓,在法律上完全符合規定,不會有問題。 

不過,因為要將紀念館及牌樓上的字拿掉,此舉已和文資法針對古蹟的保護相左。法務部官員說,就算是要「再利用」,也不能變更原貌,否則就失去了保護的意義。


法務部並強調,文資法對古蹟的保存維護,有一定的程序,古蹟應保存原有的形貌及工法,如因故毀損,而主要構造與建材仍存在者,應依照原有形貌修復,就算是「再利用」,依過去的案例,也是要「保存原有的形貌及工法」,把牌樓和牌匾的原有文字挖掉再換上新的文字,已經涉及改變原有的形貌。

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張清雲表示,今年五月下旬,教育部要舉行「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」揭牌儀式前,曾徵詢該部的意見,當時與會就曾表達法務部的立場,認為由於台北市文化局先一步將台灣民主紀念館(中正紀念堂)暫定為古蹟,因此要掛牌可能有問題,後來教育部官員也曾私下電詢如果「釘牌」會不會有問題,他則告以依文資法規定,釘牌也可能會毀損其功能,建議還是不宜。

     法部:毀古蹟求刑五年以下

後來教育部是以懸掛「台灣民主紀念館」布幔,及在園區立牌方式來取代直接在建築物上釘牌,顯然還是顧忌有違法之虞。


 

高層強調,政府決定將牌匾更名,是為了去威權化、去神格化。相較於「大中至正」找現代書法家來寫,「自由廣場」將從中國「非常著名」的古書法家來取字。文化交流是無國界,此舉也說明政府並非「逢中必反」。此外,不同於戒嚴、國共對立時代的「大中至正」是由右而左行文,「自由廣場」將改為由左而右,符合橫式書寫慣例。

我不需要…這所謂的去除…

顯示了更明顯的權威,更像是戒嚴的文字獄,

有多少的回憶是應該被保存維護的,在那塊廣場,

我沒有因為牌樓上的字感到什麼被壓迫的感覺,那是歷史,歷史的事件,就算有傷痕,也只應該用來警惕省事,用來借鏡

不是拿來象徵勝利或是權力的代表!

到底贏了什麼?我看不出來,那塊名字有那麼重大的意義那就拿走也沒關係…

但請拿出等值的建設吧!

分裂傷害歧視種族排外

我看不到民主和自由…在這倒數的幾個小時內更為黑暗。

請將總統府也拆了,因為是日治時期的產物。

在那罄竹難書的政績正字上多加了一豎不可磨滅的傷痕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k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